兄弟姐妹中,最「命苦」的通常是老幾?太准了,90%的家庭都一樣

看著朋友困惑的眼神,我突然好奇地問了下:「她家裡有其他兄弟姐妹嗎?」

「之前聽她說有一個姐姐,還有一個弟弟,不過她經常在我面前抱怨她兄弟姐妹的不好。
」朋友說道。

聽到這裡,我心裡已經有了答案:

朋友的同事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,什麼都要去爭,這其實和她在原生家庭中的狀況有密切關係,這樣的人,表面上看著強勢,其實心中飽含難言之苦。

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

3/6
兄弟姐妹中,最「命苦」的通常是老幾?太准了,90%的家庭都一樣

在某乎上曾看到過一個熱門討論,關於「兄弟姐妹中,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幾?」。

其實,對於這個問題,心理學上的觀點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。

情感上的忽視

很多多子女家庭的父母,會有這樣的體驗。

還沒有孩子的時候,對孩子的到來充滿期待,經常幻想著養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,會運用手頭各種資源進行準備工作,迎接新生命,整個人是興奮中帶著一絲忐忑。

那麼,到了第二個孩子呢?

雖然父母也會做足準備,但顯然不會有對第一個孩子那麼大的期待感了。

第二個孩子往往不會受到那麼多的關注,相較於第一個孩子,父母對第二個孩子很容易出現情感忽視(Emotional Neglect)。

即孩子在關係中,沒有得到對方應有的情感支持、關注和回應。

比如,當孩子感到害怕或者生氣的時候,父母沒有給予安慰,任由孩子在那裡哭鬧,直到孩子哭累了為止;當孩子想讓父母陪自己玩一會兒的時候,父母卻專註自己的工作或者沉迷手機,沒有回應到孩子的需求。

久而久之,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,會覺得自己的家人不夠關心自己,自己們的情感體驗不受重視,引發一系列情緒、性格方面的問題。

4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