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項對100個晚期癌症病人的調查顯示:
去世前一個星期,有 56%的病人是清醒的,
44%嗜睡,但沒有一個處於無法交流的昏迷狀態。
但當進入去世前最後 6 小時,
清醒者僅佔8%,42%處於嗜睡狀態,一般人昏迷。
所以,家屬應抓緊與病人交流的合適時間,
不要等到最後而措手不及。
隨著去世的臨近,
病人的口腔肌肉變得鬆弛,呼吸時,
積聚在喉部或肺部的分泌物會發出咯咯的聲音,
醫學上稱為「去世咆哮」,
這會讓人聽了很不舒服。
但此時如果用吸引器吸痰的話常常會失敗,
並給病人帶來更大的痛苦。
應將病人的身體翻向一側,頭枕的高一點,
或用藥物減少呼吸道分泌。
瀕亡的人在呼吸時還常常發出嗚咽聲或喉鳴聲,
不過病人並不一定有痛苦,
此時可用一些止痛劑,
使他能繼續與家屬交談或安靜的走向去世。
聽覺是最後消失的感覺,
所以,不想讓病人聽到的話即使在最後也不該隨便說出口。
這幾天,我一再的說,
我一再的想:
為什麼,為什麼直到現在,
我才讀到了這篇文章。
現在是什麼意思?
現在是,我的父母已經先後去世,
而一直到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光,
我都沒有和這篇文章相遇,
所以在無知中鑄成大錯...
所有的誤解都基於一個前提,
我們和臨終者已經無法溝通,
我們最愛的親人已經無法講出他們的心願和需求,
我們只好一意孤行。
而本來只需要一點點基本的醫學常識,
事情並不複雜。
我想起我抓著父親的手,
他像水一樣涼。
我命令弟弟說:「爸爸冷,快拿毯子!」
現在才知道,他其實並不冷,
只是因為循環的血液量銳減,
皮膚才變得又濕又冷。
而此時在他的感覺中,他的身體正在變輕,
漸漸的漂浮、飛升...這時候哪怕是一條絲巾,
都會讓他感覺到無法忍受的重量,
更何況是一條毯子?
我想起直到父親嚥下最後一口氣,
醫生才拔下了接在他身體上的所有的管子,
同時因為我們覺得他幾天幾夜沒喝水、進食,
總是試著做一些哪怕是徒勞無功的嘗試。
母親早上送來現榨的西瓜汁,
裝在有刻度的嬰兒奶瓶裡;
我們姐弟每天都在討論著爸爸今天到底喝了多少水。
現在才知道,他其實並不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