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倫達效應:警惕本末倒置
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鋼索表演者,在他過往幾十年的表演生涯中,從未出現過事故。
在他73歲那年,打算完成最後一場表演后便退休,又得知一些重要的客人會到場觀看,他一心想呈現最好的表演。
他從表演前一天就把每個細節都琢磨清楚,也決定表演時不用保險繩,全力以赴這場表演。
但正式表演開始時,他做了兩個難度不大的動作卻一不小心摔下10米高台,一命嗚呼。
事後,他的妻子說:「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,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『這次太重要了,不能失敗』。
」
以前他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走鋼絲的過程,所以每次的表演都很成功。
但這次因為太在意表演的結果,過於分心導致的失敗,讓人唏噓不已。
這就是「瓦倫達效應」:只重視結果,不專註過程,會陷入患得患失的焦慮中,難以成功。
生活中也會有人忘記自己的出發點:
想學習技能,太在意一萬小時法則,便只盯著學習時間,而忽略了是否有收穫新知識;
想升職加薪,天天加班,項目卻沒有任何推進;
想改善人際關係,卻無底線地討好別人,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。
我們盯著終點拚命往前跑,卻沒有關註腳下的路況。
不難想象,這種情況下的我們碰到石子會栽跟頭、碰到欄杆會忘記跨欄、碰到坡會容易放棄。
長此以往,不斷被壓力裹挾著,不僅過程很痛苦,結果也會不盡如人意。
聽過一句話:「越注重結果的人,反而越容易失敗。
」
歸根結底,是因為我們一心只在乎想得到的結果,預想成功或失敗的景象,複雜的思緒讓我們無法享受過程。
如果把結果看得太重,會瞻前顧後,生怕走錯一步就跌進深淵;
如果能放寬心專註過程,每走一步都是階梯式成長,想要的結果也會因此而來。
人生有很多個節點,會遇到很多次選擇,重視和享受過程,對結果的得失心少一些,成就感便多一些。
3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