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親家當普通親戚,不是冷漠,是尊重。
東晉時,才女謝道韞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。
謝道韞的父親過世得早,婚姻是叔父謝安主持的,因此謝安家就是她的娘家。
婚後,謝道韞發現王凝之不爭氣,還迷通道教。
於是,她到謝安面前,發泄不滿說:「沒想到天地間,還有王郎這樣的人。
」
若是一般的娘家人,馬上會訓斥女婿一番,但是謝安卻什麼都沒有做。
唐朝的郭子儀,兒子娶了公主為妻。
兒子和公主吵架,導致公主生氣了,跑到皇帝面前訴苦。
皇帝沒有偏袒公主,而是對親家郭子儀說:「不痴不聾,不做家翁。
」
古人一些怠慢親家的做法,到今天來看,仍舊值得學習。
老人對年輕人的家庭,不打擾,就是愛護。
親家之間,沒有交集,少麻煩,就是子女的福氣。
做到「三個少」,親家距離遠了,大家庭也清凈了。
一、少見面。
平時各自忙碌,逢年過節能一起吃頓飯,就不錯了。
不見面,各自的家長裡短,就不知道,瞎說的機會就沒有了。
二、少談錢。
經濟上,不到萬不得已,不要互相牽扯,幫忙也要明算賬。
就是子女結婚,談彩禮,也要少一些,不要添加誰的負擔。
三、少護短。
兒女和愛人吵吵鬧鬧,肯定會找父母訴苦。
父母要明察秋毫,但是不要去指責親家、女婿和兒媳。
應該公正看問題,給自己的兒女正確的建議。
人老了,要學會以禮待人。
若是和親家關係太好,禮節就會搞錯。
親人之間的理解,和親戚朋友的禮節,內外有別。
若是你的親家,嘮嘮叨叨,你就一笑置之。
若是你的親家,反覆來你家做客,你就簡單招待。
不把親家當親人,這是是不給子女添麻煩,也是社交的智慧。
人與人,遠香近臭,朦朧為美。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4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