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過六十,最好的養生,是養心

03

讀書,心無旁騖。

關於讀書的好處,三五句話說不清。
老人讀書,就像暗夜裡來一盞燈,內心也會亮堂堂。

可是老人如何讀書呢?

一會兒看手機,一會兒看電視,一會兒嫌棄書的質量,這是不行的。

唯有沉浸式讀書,才能真正帶來智慧。

朱熹說:「讀書有三到,就是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

作為學者,朱熹讀書非常認真。
他幾歲的時候,跟隨老師讀《孝經》,熟讀之後,在一旁寫筆記:「不若是,非人也。
」意思是說,說到做不到,就不是人子。

空餘時間讀書,朱熹「夜寢燈遲滅,晨興發早梳」。

當朱熹到了晚年,還努力讀書,用此來教育自己的子孫。

家裡 的大人是什麼樣子,那麼孩子就是什麼樣子。
這也是長久之計。

我們一把年紀了,讀書不能一目十行,而是慢慢來,慢慢品。
長期這樣,生活的焦慮感沒有了,書香氣帶來內心的祥和,也樹立好形象,一舉多得。

04

接人,心存善念。

明代養生家呂坤說:「仁可長壽,德可延年,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。


每天都去做好事,那麼每天都有意義,比人家少活幾年,生命顯得更加豐滿,也更加長久。
因為他會被人記住,被社會傳播。

又說:「養心立德,福壽康寧。


做人呢,就要問心無愧。
白天做虧心事,夜裡就怕鬼敲門,這一天,肯定是浪費了。

一個身體健壯的老人,開口罵人,故意擁擠,還爭搶座位,那麼他就是大家眼裡的「病人」。

善良不一定都會有回報,但是一定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好。
人家說「謝謝」的時候,我們也會滿面春風。

老人口口聲聲說:「要養生,身體好。
」如果待人有惡念,那就是老人給社會上養了一隻耗子。

從今天起,去善待周圍的人,你馬上會發現,自己的胸懷寬大了,周圍的人也和氣了,自己居住的地方,變成了福地。

05

于丹老師說過:「要做到內心強大,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。
患得患失的人,不會有開闊的心胸,不會有坦然的心境,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。

人要健康,第一是心靈健康,別老是折騰身體,去獲取財富,要社會關照自己。

在此,也給大家幾個養心的日常的小竅門。

凡事都往好處想,眼裡自帶風景;開口前,換位思考,多一些理解;走進人流,讓一讓,反正自己不急著去上班;遇到不愉快的人和事,慢慢走開,不去招惹。

餘生很貴,心好命好,心富人福。

4/4